位於苗栗縣三義鄉,原名魚藤坪斷橋,別稱糯米橋,是一座在縱貫線鐵道開通前另建立的磚造橋墩橋樑,原本橋樑因為地震而震毀,在921大地震後,被指定為震災紀念物,並由苗栗縣政府確認為縣定古蹟。

「關刀斬魚藤,魚藤毒鯉魚」
鄰近知名景點:鯉魚潭,內部有鯉魚精作祟,當地居民除了種植有毒的魚藤,還將東面的山命名為關刀山,代表以關刀斬斷魚藤、毒殺鯉魚精之意,意思就是「關刀斬魚藤,魚藤毒鯉魚」。因為魚藤之名感覺不雅,而將地名改為「龍騰」。

龍騰舊稱「魚藤坪」,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,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,鄉民苦不堪言。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,遂在龍騰山區遍植魚藤,同時,又將東面的高山稱為關刀山,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,以毒殺鯉魚精,最後魚怪果然不再危害,居民從此安居樂業。至臺灣光復設村後,村民認為「魚藤」不雅而改名為龍騰。
民國24(西元1935)年4月21日清晨,臺灣中部大地震,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,三義地區受災慘重,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,完全震毀,震後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,遺下拱型橋柱,挺立在烈日風霜裡,供後人憑弔。搭火車經三義時,龍騰斷橋遺跡打眼前掠過,令人印象深刻。
民國88(西元1999)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,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,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,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。

山線鐵路自苗栗站南下,過勝興後約兩公里處的龍騰溪上,幾座造型俊美的擎天殘柱,矗立於鐵路東側的荒煙漫草中,古意盎然,那是令老一輩鄉民,心有餘悸的台灣中部大地震殘留痕跡龍騰斷橋。
那次大地震,發生於民國24年4月21日清晨,震央在關刀山附近,三義地區受災慘重,巍峨的山線鐵路龍騰溪橋,完全震毀,震後,在原橋的西側,另建新橋,遺下拱型橋柱,挺立在烈日風霜裡,供後人憑弔。
這座斷裂的紅磚拱橋係日本人於1905年左右所建,當年建造此橋的師傅均為請自中國廣東,日本人對品質管理極為嚴格,整座橋純由紅磚水泥所砌成無半截鋼筋,但結構卻非常嚴密而牢固。 早年民生疾苦,運輸不便,當地居民目睹因地震斷落的紅磚橋樑可資利用,紛紛欲敲打一些磚塊回家做砌牆建屋之用,可是往往敲打整日卻僅獲十數塊完好者而已,由此可見該橋堅固之一般,這也是該斷橋雖歷經百年之久,尚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。
交 通 指 南:
1.自行開車:從中山高三義交流道下,往西湖渡假村方向走苗51線,沿指標接苗51-1線,再接苗49線可抵。或從三義交流道下,往木雕接方向走,見左側7-11前右轉,再循指標接苗49線,直行經勝興車站、?娟夢田往南可抵。
2.搭台鐵火車至三義火車站下車,於車站旁即可租藉機車前行,車程約30分鐘。
以上圖文轉載自<美美網 & 台灣行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