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康熙二十二年(西元一六六八年)首任大墩區(今台中市)總兵藍廷珍奉派來台時,親率家人前赴福建湄洲朝天閣,恭請天上聖母金身隨船保護來中奉祀,並斥資於現址興建廟宇,定名藍興宮媽祖廟,且由唐山聘請名僧來台主持,此為萬春宮之肇始。
至清嘉慶午間廟宇歷經百餘年風霜浸蝕,已缺乏昔日蘶峨氣象,有礙市街觀瞻,當時有地方聞人林開梅、許其昌等人首先倡議修建並正式將宮號更名為萬春宮媽祖廟。

萬春宮殿富麗堂皇潔淨,天后閣牌樓高雅壯觀,拜殿蜿蛛結網鑲嵌接樺,雕工精緻,巧奪天成。
前殿大門一對青斗石立獅,拙樸可愛,栩栩如生殿廊兩側翠綠色的清咸豐古鐘與朱紅色皮鼓對峙。
正殿一對乳白隴石千年龍柱,造形突出,清晨陽光撒下,閃爍光耀,彷彿盤龍亦隨之遊動,頗有畫龍點睛之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