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厝天主堂於1877年購地,1882年興建,曾經三次改建,是中部天主教的大本營,是神父居住所在。前十四屆的神父,都是西班牙籍台灣光復後,才改由美國的神父接任。
1875年春天,在高雄經商的羅厝村民涂心聽過神父講基督徒的義理,身受感動,回家鄉後,約同幾位親友到高雄聘請神父,來羅厝傳教。
一百多年來多位神父都以慈悲胸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,運用宗教組織力量,提供教育、衛生、醫療等方面的服務,也進行農業生產技術改良,興辦慈善團體,設立中部第一所孤兒院。
1930年,陳若瑟神父引進第一支西樂團隊,成為喜事喪事的伴奏樂團。
1950年,胡德克神父創立了中部第一所傳教學校。

教堂中歷史古物很多,有一座缺了一角的銀銅合金打造的「天神鐘」,又有一塊光緒皇帝頒賜的石碑,都是歷史的見證,教堂設有古文展覽室,供民眾參觀。
1940年,兼轄員林天主堂、面前崙天主堂、蕃仔田天主堂、大東傳教所。
1881年何安慈神父與傳教師到員林,為病人祈禱降福,獲得改善,受邀到員林傳道,並禮聘漢學老師教導漢文,因此傳播開來。
以上圖文轉載自<美美網 & 台灣行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