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香火】:相傳清朝初年隨神州大陸移民來臺,至雲林地區落腳西螺街,由螺陽地區廣東、福建兩大族群,集資建廟崇祀聖母,而取作【廣福宮】 (本宮石製祖爐落款:廣福天上聖母 辛卯年梅月立,為清乾隆十六年未建宮前所立)。 俗稱:螺陽媽、西螺媽、老大媽、新街老大媽。
【創建年代】:清乾隆二十五年(西元1760)《據 清倪贊元編?:雲林縣採訪冊 西螺堡篇》。
【官請湄洲媽】:清同治十年適逢重興之際,由五品銜 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 廖振元擔任主事,並率員前往湄洲祖廟出租迎回湄洲媽。
【信仰圈】:舊稱螺陽五十三庄,現今為雲林縣八大鄉鎮約一百二十庄 (西螺鎮、二崙鄉、崙背鄉、莿桐鄉、林內鄉、斗六市、虎尾鎮、土庫鎮)。
【古蹟】:2018年06月25日 府文資二字第1073806665B號 公告指定「西螺廣福宮」為 縣(市)定古蹟
【全國唯一】:
‧現存清時期 (清光緒元年)全國最大石製香爐。
‧三川殿與正殿共使用十隻阿里山檜木作為木柱,數量與規模全臺少見。
‧每逢閏年,西螺媽 閏年遶境出巡百二庄福境,傳承至今已百餘年。
【百年傳統】:
‧西螺媽 閏年遶境出巡百二庄。
‧正月初五 螺陽地區迎頭香、貳香 (八大社著年)。
‧螺陽地區 許平安祭 (春祈)。
‧中元普度 新街攬尾 (大月廿八、小月廿七)。
‧螺陽地區 謝平安祭 (秋報)。
【國寶級藝術】:
‧剪黏泥塑:陳天乞。
‧彩繪:郭新林、王慈其。
‧石雕:張金山、蔣錦秀、管蘇貞。
‧大木:王伙艾、王錦木、賴權。
‧小木雕刻:蕭崁、林松等。
‧砌作瓦作:廖伍、蘇虱母、劉王、張守、林萬水。
‧現存逾百件超過百年以上之古物。





開放時間
06:00-21:30
本文內容出自 雲林文化旅遊網